2015-01-09 文化名人
书坛青松永不老 辛勤园丁育英才
——欧阳中石与中国书法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

欧阳中石先生今年八十有二,是我国当代令人敬仰的著名文化学者、杰出的书法家和教育家。他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六十余年来,欧阳中石先生在我国学术领域里孜孜以求、奋力攀登,在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精心创作,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奋力开拓,为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当我们见到中石先生其人时,每当我们聆听他的教诲时,每当我们阅读他的著作时,每当我们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时,每当我们看到他培养出来的一批批优秀弟子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时,心里则油然而生敬意。中石先生在我们众多人心目中已是一本厚书和一面旗帜。近些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和书法界、教育界的朋友们再三建议我写篇有关欧阳中石先生的评论,因工作极忙,至今才得以如愿。

中石先生1928年10月出生于山东泰安肥城,自幼聪明过人,气度不凡,喜爱书法。他8岁时开始在乡村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曾认真临摹过唐代的《九成宫》、《多宝塔》、《等慈寺》等碑。他学习书法上手快,进步大,十二、三岁时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大字,令全家人喜爱,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15岁时他母亲让他正式拜80多岁的书法家武岩法师为师。拜师时,他带上一大摞自己事先认真写好的字,请武岩法师指教。不料武岩法师看后却把手一挥说,“你还不会写字,你写这么多有什么用啊!以后不要在家写,要在我这里写,要用我发给你的宣纸写,我的纸每张5毛,下次把钱带来。”中石先生一愣,当时市场上一袋面粉才2元钱,商店里一张4尺整张的宣纸才1毛2分钱,而武岩先生给的纸才是一张4尺宣纸的六分之一大。他感到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经济负担。回家后他对母亲说,“老师太爱财了,纸价太贵,咱学不起!”而他母亲却说,“拜个名师不容易,你还是去学吧。”第一次在武岩法师家里学写字,武岩法师写了王羲之《兰亭序》里的一个“嵗”字,就让他照着写。想到纸贵,中石先生看了半个多小时都不敢动笔,等详细把那个“嵗”字的结构、起笔、运笔、收笔,气韵、墨色揣摩到烂熟于心后,却还是不敢动笔,唯恐糟蹋了这张如此之贵的宣纸。当着老师的面他没敢写,回家后才把这个字写了出来。当时如有神助,感到自己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好看的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出来的。武岩法师看后十分满意,又让他临摹了《兰亭序》里的另外几个字,而中石先生都写得都很好。老师看后拍着中石先生的肩膀说:“你会临贴了。”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中石高兴之极。用同样的方法,老师又教他写颜体、柳体、欧体、魏碑等,还让他浏览中国书法的各种法帖,熟悉各种风格、流派,而对于每一种法帖,都只以一两个字做示范。后来,他母亲才告诉他,老师每次都把钱悄悄退了回来。这让中石先生既感动又钦佩,深有感触地说:“武岩法师可真高明!”。用“欺骗”法和激将法激起他的学习热情,端正他的学习态度,让他非常用心地仔细察看、研读每个字的结构和用笔特点,熟记于心后才下笔去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这才真正体会到了古人强调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临贴要求是多么的正确。武岩法师教会了他读帖的方法,临贴的技巧,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非常幸运。几十年后,中石先生谈到书法学习时也常讲,“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学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临贴。临贴不是抄贴,学字不是练字!”

在武岩法师的指点下,中石先生幼年从学王羲之入手,终生受益。王羲之是我国的书圣,他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伟大的里程碑,他那种遒美劲健的笔姿,疏朗雅静的字态,从容和缓的气息,魅力无穷,夺目耀眼。因此,清人王铎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书坛千年事,人人学“二王”。由“二王”入手学习书法,使得中石先生起点高,路子正,收效大。他深深爱上“二王”书法,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二王”学到手。在青年时代,他又拜我国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学习“二王”书法。吴玉如先生是一位具有高深学养、精通王家书法的大家。他对王家书法,尤其是对王珣的《伯远帖》有其精深独到的研究。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是晋代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伯远帖》充分反映了晋人尚韵,风流潇洒的书法精神。吴玉如先生痴迷《伯远帖》,他对此帖爱得最深,吃得最透,学得最好。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全是王法。可以说,中石先生恭恭敬敬地拜吴玉如为师,老老实实地跟他学习晋人书法,学习他的用笔方法,结字特点和治学气度,受益匪浅,终于得到了王家书法的真谛和吴玉如先生的真传。吴玉如先生对他非常喜爱并寄予厚望。中石先生临贴,临一个是一个;写字,写一个是一个,非常讲究临贴的质量和效果。其学书路子非常符合明代书家倪苏门在《书法论》中强调的“初段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有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嫡派。”中石先生就是如此。从他的行书用笔、结字和神韵中你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王家的书风,是《伯远帖》的面目。在把王书基本学到手之后,在吴玉如先生和其他名师的指点下,他又学习了隋代的智永、唐代的虞世南、宋代的黄庭坚、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祝允明和文征明、明末清初的王铎等书法大家的法帖及魏碑龙门造像、《张猛龙》等书法名碑,进一步夯实了他的传统功力和书法基础。中石先生从八岁学书,七十余年如一日,始终未中断过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他深感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他用古人的话常对人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孔子语),“自叹斯文当后进,敢将踪迹向前贤”(唐·王琼诗句)。

七十余年来,中石先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勤奋攀登,终于取得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巨大成就。篆、隶、楷、行、草,中石先生五体皆能,但尤擅行草。行草作品是其强项和代表书体。中石先生的行草作品宗法二王,博采众长,博通艺理、熔铸古今,赏心悦目,多姿多彩,深受国内外、海内外众多人的喜爱。许许多多的人家都以悬挂和收藏中石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而感荣耀。

综观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至少有三大特点。一是坚实的传统功力。他的书法基础牢固,路子正确。其作品结字规范、笔画扎实,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法度,点画有来路,墨色有古今。欣赏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有“根”,有“法”。因其有“根”所以稳固而不漂浮;因其有“法”所以规范而不妄行。“本体实,花萼振”,根脉深,枝叶繁;法度严,轨道准;功夫到,字体美。一看中石先生的字,你自然会感到这不是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书需终身为之奋斗,不能速成,不能浮躁,不能追逐时髦,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站稳脚跟,日积月累,要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此可见,传统功力,是书法家的基本功和基本条件。从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来看,大凡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首先具有深厚、坚实的传统功力。二是典型的碑骨帖韵。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特别是书法大家,不仅仅是有其深厚坚实的传统功力,而且必须还要有高深的文化学养,科学的创新精神,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执着的艺术追求,从而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中石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就已形成炉火纯青、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你随便拿出中石先生的一个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中石先生写的。中石先生搞书法七十余年,成功地汲取了欧、颜和北魏书法家的雄健风骨,科学地融合“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书法神韵,并注入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崭新时代精神,从而独具自家面目。综而观之,他的书法艺术基本面目是“二王”风采,雄健骨力是唐、魏名碑,是典型的碑骨贴韵。他的书法艺术用笔肯定果断,下笔持重内涵,结字规范多变,章法天成自然。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独出心裁。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挥洒自如,翰逸神飞。气韵生动,飘逸刚健,沉着痛快,妙趣横生。抒情如乐,有章有节;挥毫如神,有法有度。“刚健含婀娜,妙笔生万象”,豪放中有细腻,潇洒中含凝重,秀逸中藏古拙,沉稳中见洒脱。你当场观看他的书写,犹如春风扑面,意趣盎然,给人一种清新俊逸有风骨,笔走龙蛇气已吞, 笔落惊风雨,挥毫如云烟之感。欣赏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如赏美景,如饮醇酿,如听乐章,如看图画,使人进入一个美的艺术世界,得到美的愉悦和力量。三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书法的本质和基石是文化。中国书法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东方文化璀璨夺目的明珠。华裔法人学者熊秉明先生曾指出,中国书法是东方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石先生一直强调,中国书法与中华文化互为一体,密不可分。因其本人是著名学者,他对中国书法有着精深独到的认识,所以他的书法作品往往是高人一筹,有着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欣赏他的书法作品,除看其字外,更重要的是欣赏和阅读其文化内涵。他所出版并在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书法作品,除特殊需要写些有分量的古诗词,大多是他自己的诗词、楹联和至理名言。你要想弄懂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首先要搞明白他作品中的文化内容。常欣赏中石先生书法作品的人,不会认为中石先生只是一位书法家,会认为他更是一个文化学者和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古流传不朽的法书、名帖、名碑,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以及米芾、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王铎、何绍基等人的优秀书法作品,无一不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们本人也无一不是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所以,我们不能仅仅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就是艺术。要知道它更重要的是文化。陈师增先生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明确指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具此四者才能完善。”四个条件都具备才能称之为文人画。中石先生当然已全具备此四个条件,自然应是文人字、文人书法。自古以来,文人画、文人字就是高品位的令人仰慕的文化艺术。由此,从上述三个方向看来,中石先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全才的书法家,不愧为我们广大中青年书法家的楷模和学习榜样。

中石先生的书法成就不仅是其书法艺术作品,也包括他的精深的书法理论、书法观念、书法主张等。中石先生不仅是杰出的书法家,也是出色的书法理论家。创作与理论、评论一直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中石先生一直是这样认识和实践的。他用书法理论指导书法创作,并在书法创作和学问研究中丰富发展和深化书法理论。

中石先生有着系统完备的书法理论修养和建树。他一直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用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的独特眼光审视和研究中国书法。它已编著出版了多部书法理论著作,如《中国书法史鉴》、《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的书法》、《书学导论》、《书论会要》、《艺术概论》、《书法美的探索》、《书学杂识》等等。在书法教育界上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理论、书法观念、书法主张,我看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

1、书法是一门高深学问。不少人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写字就是技法。中石先生强调,这是非常片面的肤浅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书法作为众艺术之优,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建立在历史、文学、音乐、戏剧、诗词、绘画等许多基础上的综合艺术。他认为,“以这门学问为依托,为法则,书写出一些汉文字,形成作品。这件作品可能非常符合书写的法度,可供别人以之为‘法’,称之为‘法书’。可供别人欣赏、称之为艺术作品。”因此,他特别强调,“我们必须把‘书法’放在我国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观察,才能看清她的意义,否则会‘似是而非’,或者根本不着边际”。“我们必须把书法艺术的各种作品与她所处的文化背景统一起来认识,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到她的意义和价值。”(《书法与中国文化》一书序言)。中石先生等人著写的《书法与中国文化》就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从先秦书法文化,一直写到明清书法文化。读罢此书,能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中国书法就是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瑰宝,博大精深,绚丽多彩。此书的出版倾注了中石先生多年的心血,是其书法理论的杰作。

2、书法家应有深厚的文化学养。中石先生一再强调说,“功夫

在字外”,“从历史上看,大书家一定是大诗人或大学者,我们很少看到他们抄写出自别人之手的作品(为蒙童留作帖模者除外),虽然明清以来不无有之,但总是偶而为之,不过用以发古人之幽思而已。”(见《应如何看待书法艺术创作?》一文)。他一直主张书法是学问,书法家也必须首先是学问家。见多识广、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只会写几张字,只会写点古人诗句不能叫书法家。中石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看到一个朋友家一对新婚夫妇屋里挂着一幅一个搞书法的人送他的一幅字,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一看就笑了,我说,他怎么敢写这个词!你们又怎么敢挂这张字呢?这是苏东坡写给长期分别又无法见面的人写的,你也看不着我,我也看不着你,可是天上的月亮,彼此相隔千里却都能看到她。人家刚结婚,就让人家分别两地,这就闹出了笑话。所以书法家没文化修养,没有文学和历史知识是不行的。有人认为,他会写两笔字就是书法家了,实际上,当个书法家不是那么容易的。

3、书法创新,必须是“新而必优”。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

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艺术需要创新,大家都有共识,但怎样创新,往哪里走,往哪里创?中石先生给我们做了明确的回答和精辟的论述。中石先生时时在关心着中国书法的继承问题,也更为关心着中国书法的创新和发展问题。中石先生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他成就越大,年事愈高,也越强调创新和发展。他明确指出,“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白手起家,不是仅凭胆量和热情,而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之上,在科学态度的指导下,严格遵循艺术规律,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创新。记得有位书法家在学习领会中石先生的书法理论时说:书法要在传统园地里生息,做到自然成长的‘土鸡’,不能靠催生素催生,二十来天则成为成熟的‘洋鸡’。道理就在于此。中石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新’,在艺术上是大家心目中追求的一个目标。对于整个时代来说,要新;对于自己个人来讲,也要新。所谓‘新’,是指既开拓前人所未有,又在水平上是前所未有的高度。绝不是说只要不同于别人,无论其优劣,便谓之新。”中石先生还认为,中国的书法历来有两个高峰,一是时代的高峰,一是历史的高峰。“在历史上,书法家们都在追求着这两个高峰,也都想写出自己的‘新’,然而何等的不容易!我非常推崇创新,但我希望所创之新真是前所未有,前所不能,是既新又好的新。”(《应该如何看待书法艺术创作?》,中国大地出版社 1993年版)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他的创新理论可成为我们的至理名言。中石先生对青年书法家的创新寄予厚望,一直是热情鼓励、支持和引领。他改刘禹锡的句子常说:“芳林陈叶期新叶,流水前波望后波。”

4、鲜明而独到的美学原则。中石先生的书法理论蕴涵着他深刻的美学思想。“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时如需”,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的深入人心的十六字美学原则。这十六字的美学原则是他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其一生书法研究、创作的总结和深刻体验而形成的书法理论,对我们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字行文”讲的是书法是高深的文化,书学离不开文学。“文以载道”讲的是书法文化的作用和书家的社会责任;“以书焕彩”讲的是用书法艺术形式焕发出“文”与“道”的内涵光彩,使其本来比较静止的、凝固的深厚文化内容变成了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有节奏、有画面、有声音的、有艺术魅力的东西,让人精神振奋,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和愉悦;“切时所需”讲的是“古不乖时”,切合时代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表现出“笔墨当随时代”的气息精神。这十六字的核心内容是告诉我们,书法是学问,书法是艺术,书法家应当是学问家,应当有社会责任感,书法创作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满足当时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就解决了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和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书法是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已有众多书法家把这十六字的美学原则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座右铭。

欧阳中石先生还有一个卓越的成就和贡献,那就是书法教育。自古以来,在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比比皆是,书法理论家不乏其人,但名副其实的专一的书法教育家却寥寥无几。但身为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三者于一身的实属罕见。现当代,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卓有成就的书法教育家,像沙孟海、启功、王学仲、欧阳中石先生这样终生执教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教育工作是中石先生的终生职业。他的教育经历十分丰富而完备。他的一生,除了做学生,便是当先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学校这块芳草地。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过本科生,带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学位的最高点。在中小学教过语文、历史、数学、化学、美术、体育,在大学教过逻辑学,最后倾心于书法文化的教学。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学者和书法家,更是一个全能的教育家,这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是少见。因此,2002年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2008年荣获“首都十大年度教育新闻人物”。但他常对人说:“我不是什么家,我无家可归,我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这些教学经历千金难买,可以说是历史创造机会让我给别人上课,也在给自己补课”

中石先生1948年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1951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195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通县师范学校、通县二中、北京171中学,语文、历史、数学、化学、美术、体育等轮流授课,都是其拿手的课程。中石先生学养深厚,知识渊博,人聪明,教学也聪明。他有着科学而巧妙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事半功倍,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曾率先创造性地进行过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对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按照“六法”(字法、词法、语法、修辞法、思维法、章法)要求进行授课,可以提前两年学完初中的语文基本知识,后两年学习中外文化史、古汉语等。曾经过两届实验,初中三年级的毕业生参加语文高考成绩比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还要高出6分。他的教学方法曾受到国内外教育部门的肯定和较高评价。

中石先生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贡献之大,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我认为,在其六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最突出、最闪光的贡献还是书法文化教育。就其书法教育而言,他是大器晚成,重头在后。

1981年中石先生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执教,教授逻辑学,并走上书法教育的道路。1985年他主持创办书法专业,首先开办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后又建立和发展了书法本科和硕士教育,在全国,特别是在我国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1983年国务院学位办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博士点。1995年国家人事部又批准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书法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从此中石先生担当了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重任,并逐步建立起了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书法教育体系,为我国的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在他的倡议下,首师大又建立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他是首任所长。他还主持编写了一大批书法教材,如《中华国宝大典》、《传世书法墨迹》、《名碑珍帖习赏》、《楷书浅赏》、《行书浅赏》、《草书浅赏》、《隶书浅赏》、《篆书浅赏》、《书法教学释疑》等等。这些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色鲜明,易于掌握,学生们都爱读爱学。

中石先生的书法教育独具中国特色,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已自成体系。综观中石先生近二十年的书法专业教育,可以看出至少有两大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一是立足传统文化,着眼人才培养。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许多的东西都融会到书法艺术里边去了。它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一层绚丽多彩的光环,既深厚又亮丽。它固然离不开技法,但更不能脱离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书法教育绝不同于高等院校中一般的学科教育。照一般人看来,书法教育就是教人写字。中石先生则认为,这种看法对小学生而言没错,但对高等教育而言,是对书法教育的最表层、最肤浅、最片面的理解。如果按照这种看法去搞书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个个都是写字匠。中石先生一直强调:“书法教育不是培养写字匠,现在有的书法家常常不知道写什么,脑子里很空。所以我们强调‘字’、‘文’、‘书’三位一体。研习书法需要一种大的文化观,突出文化修养才行。所以我们拼命网罗中文、历史等方面的人才,充实我们的师资力量。最初,我们的专业名称是‘书法艺术研究’,但我坚决要求改为‘书法文化研究’。我们培养的应是文化人,将来能成为博物馆馆长一类的人物,或是成为一方地域的文化官员、文化名人。”“今天,我们要特别强调书法文化。写字不等于书法,书法要有内容,文以载道。我觉得要搞书法,诗不懂不行,对联不懂不行,哲学、史学不懂不行,文学、法学等等不懂都不行。”这就是中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具体阐释。可能有人会提出,你搞这样的教学,书法的技法为什么不强调?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中文系的课程又有何不同?其实,中石先生招收的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进校时书法技法的基本功和基本常识就已经掌握得相当水平了,再不需要象教中、小学生那样再教授书法技法了(当然,他们入校后书法技法仍要进一步提高)。从其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它与大学中文系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更有自己的书法文化的要求。比如除学习古典文学、古典诗词、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要学习中国书法发展史、书法理论、书法鉴赏、书法美学、书法创作等课程,还要研究书法现象、书法名家、书法字帖等等与书法有关的学问和理论。否则与大学中文系就没有什么两样。因此,从首师大培养出来的书法人才都有扎实的学问,有不少人已是学者型的著名书法家了。从中石先生编写的《书法与中国文化》等著作和教材中你就可以看出,他特别重视对学生书法文化修养的培养。他一直认为,书之道在于文心,如果书法没有文化内涵,就失去生命力,书写者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写字匠。因此,他教育学生要积极学习古人,要深入到传统的精华中去学,要钻得进去,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

中石先生的书法教育尽管如此成功,但“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他对目前和未来的书法教育仍有忧患意识。他曾多次讲:“现在书法专业的学生招得太多,这么多学生将来谁能给他们饭碗?我们引导学生走这条路也要小心,千万别把它们领到‘沟’里去。在古代,写字是可以当饭吃的,写字是一部分人的工作,有一个职位叫‘录事’,一些人在衙门里专管抄写公文。可现在这么多书法系毕业的学生出来干什么?连‘录事’的活儿都没有。我很担忧。”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单纯让学生学写字、会写字还不成,还必须让学生学好中国的文化,成为全能式的人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的要求。中石先生想得深,看得远,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注重科学方法,讲究实际效果。任何教育都必须讲究一种科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书法艺术教育更是如此。中石先生积几十年教育之经验,已总结和创造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宝贵财富。他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学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一是学书法不是练书法。中石先生反复强调,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老师要让学生认真去学,不要往死里去练。他常讲:“书法我主张‘学’,不主张死练。练是自己的1×1,学是1+1,再学再加,1+1+1,一直往后加。‘练’如果不得法,往往是重复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错误固定化。练是功夫,功夫是时间,最好是时间少,效率高。”他主张学生“多动脑筋,不要用很深的功夫去夺取那一点收获,而要用一点的功夫夺取更多的收获。学就是取法乎上,学最好的,错误的不要学,要专拣好的拿。学,就是把不是我的变成我的,把不会的变成会的。‘学’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灵活,学得有成效”。中石先生为什么这样反复强调学、重视学?因为学是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是站在巨人肩上成长和前进的。从中国书法史上,看众多书法名家都是自小学出来的,而不是死练出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先生强调学,并非否定用功练,他讲的是在学的前提下,在科学态度的指导下的巧妙的练,不是盲目地往死里去天天练。二是学习书法要“打圆心”。书法既然是学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呢?不少书家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众说不一。中石先生找到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打圆心”方法。学打靶要学打圆心(十环),学射箭也要学射圆心。只要学会了打圆心、射圆心,什么地方你都能打得着,射得准。中石先生说:“学东西要打圆心。一个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什么事物都有一个圆心。我们要善于在各种现象中摸准圆心在哪里。只要摸着它了,就有办法打着它。如果摸不着它,费半天劲,效果很少。所以,应当教会学生打圆心。总之我们做老师的,应当把前人最保险的、最优秀的成果教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具有一双很好的翅膀,向哪儿飞都可以,这才是我们的责任。”在书法方面什么是圆心呢?打圆心又打那儿呢?中石先生明确告诉我们:“临贴就是打圆心。你学会打这个圆心了,写什么字都可以。我临的是欧体,会临欧体了,颜体也跑不了。我认真扣住那一家临,写出字来就是那一家,这就够了,就这么简单。”这明确指出,学书法必须认真临贴,临贴要临最好的法帖,法帖中要学最好的字。在众多法帖中,你临好了一个,其他帖自然也能学进去,学得好。一个法帖中你把一个字写好了,写漂亮了,写好帖中其他字也就容易了。我认为,中石先生的“打圆心”是一种哲学思想,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四两拨千斤,一切矛盾则迎刃而解。由此看来,打圆心是巧妙而高明的办法。他推广“打圆心”的书法教学和学习方法,使众多的学生受益匪浅。

中石先生崇高的敬业精神,深邃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已经开花结果,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书法人才和文化学者,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英才遍中华。光他带过的研究生、博士生都是数以百计,教过的本科生和成人大专班学生则是数以千计。孔子是圣人七十弟子三千。中石先生仅书法方向学生也不会少于孔子的弟子数量。他教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品学兼优,多项全能,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书法专业水平,他们在社会上都能独当一面,倍受重用。他们有的已走上省、市书协的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有的已成为社会上的优秀书法家和教育家等等。如他的博士生郑晓华,叶培贵,解小青等都是德才兼备的优秀而难得的高级人才。中石先生看到他的一批批学生茁壮成长时心里自然特别高兴,他觉得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大乐事。把自己学的东西教给别人,把别人没教过的东西教给别人,这个工作很惬意。”“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在我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做出成绩。”“我感觉我教过的学生都很好,无论他们的能力或者知识面比我现在高出一头,做成副教授,做成教授,也做成博士后导师了,这些我太高兴了,这就是教书匠的愉快啊!”这是何等远大的目光,何等高尚的境界,何等博大的胸怀!

中国书法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世代相传,需要众多的传承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石先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传承人,起到传宗接代、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中石先生从来不把书法事业看成是个人的事情,而看成是国家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他有着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感。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更注重的是通过书法教育事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实在是高山仰止,可敬可爱。

中石先生虚怀若谷,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这说明他对自己一生取得的重大学术、书法成就和对书法事业的杰出贡献还不满意,还要追求更高的目标,还要向时代的高峰和历史的高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力攀登。可以看出他人生八十不算老,不用扬鞭奋自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老精神不老,树老根脉不老。但得夕阳无限好,桑榆风韵贯长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石先生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为人师表,宝刀不老,永远令人敬仰,永远是我们广大书法家的学习榜样。书法艺术常青树,“无限风光在险峰”。敬祝中石先生美意延年,健康长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赵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