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9 非遗研究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传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

站在现代文明发达的新世纪,回首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所创造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是由物质的、有形的和口头的、非物质的等等各种不同存在形态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在文化价值上,它们应属于同等地位。但是,从文化记忆、精神传承的角度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更为古老的文化观念和更为深远的精神根源,沉积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的最深层结构,保留着民族文化的最原始状态。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及文化资源。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有这样一些特征和特点。

一、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一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久远的历史,也就是说,它是经过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活动的认知结果;二是它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所密切相关并且今天依然活在生活中的内容;三是它属于一种清晰的文化传承,有家庭传承和族人传承等等;四是它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长白山区的,而不是别处的。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括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和传承下来的文化,那些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才属于非物质文化,就历史而言,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有久远的历史性,活态的存在性,清晰的传承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性,我们称之为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须具备的的文化特征和主要特征。这些理论和观念,为我们认知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准确的理念,奠定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远的历史性

历史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超过100年以上为下限,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上限可以追溯到人类生存的最原始历史年代,而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久远的历史了。

1、民间记忆的文化久远性

民间记忆文化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民间记忆文化在其生成存在传承和使用的历程中经历了自己久远的过程,已形成了许多口头口述文化,这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如长白山神话传说,天池的来历,树和各种草木的来历,都属于那种具有久远历史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大量的关于动植物名称和来历的记载,如《车伙子雀》《打酒喝喝雀》《人参鸟》《海东青》《老鹰报恩》《小咬为什么叫小咬》《梅花鹿的来历》《飞鼠乌蛇》《黄鼠狼盗宝》《白云峰传说》《玉柱峰传说》《金达莱来历》等等。传说,故事,记载了大量具有久远历史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这说明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久远的历史性和生动性。

除此而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规俗,一代代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被人类所使用。人们代代相传,使这种文化的历史性延续下来,也使这种民间记忆文化成为具有久远历史性的文化,被保存和传递下来。

2、文字记载的文化久远性

今天人们的通常说法是,美国在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黄石国家公园,而其实在我国清顺治年间的1644年清政府提出对长白山实施封禁,客观上保护了这片自然区域,并于顺治十四年(1658)在吉林建立了“打牲乌拉衙门”,对长白山实施自然管理和保护的同时,出台了“打牲乌拉典志”法规,这项措施其实要比美国黄石国家地理公园的保护要早21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明确规定,一是从美学或科学的角度来看,要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自然和生物结构类所组成的自然面貌的保护;二是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活境区的保护;三是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的保护。这些内容都可以在《打牲乌拉典志全书》(云升修,英喜撰,金恩晖整理)中得到更加翔实的记录。其中包括对长白山“自然和生物结构”管理制度,特产种类,采集方式方法和“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活境区”情况,甚至贮存要求等等,更多的是自然和文化的生动实例和要求对这种“规制”的传承“条款”,以及不按“典志”所办应得到的何种处罚条款等等。这是长白山历史上的自然创举和文化创举。今天,长白山区诸多“渔猎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贡物文化”的丰富形态,都与这种历史上的文化创举有重要的关系,它保持了长白山文化的原色性和人文文化的生态性,而这正是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文字记载的文化久远性。

3、生活行为的文化久远性

在长白山区,人们至今上山伐木,依然要举行“开山仪式”,是为了提醒人在生产时要注意安全,而秋天当人参采挖后,要进行加工时,也还要举行“端锅节”,是指在加工之前,人要聚在一起,一是回顾从前的岁月,二也是要总结如何加工生产的规律。

在山里从事生产劳动,如果斧头掉头了,不能说掉头,要说“出山了”(因掉头不吉祥)。吉利和吉祥是人类生存的共同法则,体现在生活行为和习俗之中就充分地表述出久远的时间性和历史性。这是长白山重要生活行为性。还有如人到什么样的人家,坐在什么位置上,什么方位的火炕不能随便去坐等等,都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一种人的生存行为和品质的观念,这充分反映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行为生活行为久远的历史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在

活态,是指一种远古的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它今天依然留在生活之中,如果它消亡了,或者停止传承,便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因此,认定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认证它的活态存在。

1、历史的活态存在

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三江之源,有关江的文化,十分神奇,厚重,其中关于大江的祭祀,就是最为古老的有关自然和宇宙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活动。如松花江祭。

松花江,满语为松阿里乌拉,汉译天河。祭松花江是长白山重要祭祀活动之一。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是清代东北军事重镇,亦称“船厂”,是清代东北建造军舰的重要基地。康熙、乾隆皇帝于1682年、1754年先后来吉林视察,了解民情、检阅水师营。并先后御笔书写闻名的《松花江放船歌》和《松花江网鱼》。

满族先民生产、生活在松花江两岸。满族信奉的萨满文化充斥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因此,满族萨满祭江礼仪活动就成为各式祭松花江礼仪之源。祭松花江(渔猎祭江)内容多样。从季节上可分为:春江祭(每年4月27)、夏江祭、秋江祭(每年10月21)。从祭祀祈求的事宜目的、船头的朝向不同可分为:顺水祭,祭祀目的为“喜庆”;逆水祭,祭祀目的为“祛病、驱邪”。具有代表性、传承性等大型满族萨满祭江都在松花江江心进行。

今天的松花江祭程序复杂,具有浓郁的萨满文化氛围,松花江两岸各有“百面鼓”的敲击震耳欲聋;分别有由大雁、水獭、虎、豹、鱼、鹰、熊、蛇(或蟒)、蜥蜴图案的九面黄底色彩旗在两岸飘舞。祭祀场面气氛庄严、仪式隆重、形式神秘,影响深远、场面热烈壮观。祭松花江礼仪历史悠久,是满族先民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写照。

2、“物质”的活态存在

有些文化,虽然在久远的历史过程中消亡了,但是传承它的一些环境依然存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存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在。但这种存在是指一定要有“人”在操作,在使用。

如一把锤子,它可能是普通的锤子,但是它使用在著名的铁匠手里,那就是一种活态的存在。一把锯,它可能是一把普通的锯,但是它使用在一个长白山老伐木人的手中,而如今,他给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儿了也正在长白山的某某林业局从事着伐木工种,那么这种传承依然是一种活态的传承。

3、行为的活态存在

行为,是指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之中,我们称之为活态。

如长白山区的伐木舞蹈。如《木把舞》,它来自于从前伐木人的生活,但如今它就了一种舞台节目,特别是在冬季采伐的“开山节”上演出,而且诸多老伐木人都要来参加,这就是一种生动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白山行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各地的秧歌。如通化山林秧歌,白山狩猎秧歌,珲春满族秧歌,汉族秧歌,延边的朝鲜族农乐舞,这些都是活态的行为文化遗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晰传承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是它重要的特征。

1、人类口头传承

长白山口头文化传承,内容极其丰富,多样,其代表性的成果如“长白山森林号子”。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的一种独特的长白山森林工人的劳动歌,是抬木人在肩膀受到重压时发出的自然呼声。由于森林号子产生于本土的民间劳动生活,蔓延于茫茫的长白山林海各采伐团体,经过一个又一个“杠子头”(领唱号子的人)不断地加工传承并流传下去,这使得森林号子成为森林采伐帮集体使用的行帮文化,当然,它凝聚着“号子头”独特智慧和艺术天才。在内容上,它既代表了森林采伐工人集体的思想情绪,又传承了每一个号子领唱人这个创作主体人的个性特征。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包容文学、音乐、形体、喊唱等综合艺术的民间艺术作品。

号子的内容富含东北民族生存的哲理箴言。民间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笑话和传说等,是反映长白山区人民群众生活和自然风貌的百科全书。号子体裁既有临时发挥的随时创作的散体,又有几天或更长时间不断使用的复合体,同时也有较长的叙事歌。号子的演唱方式虽然较固定,但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往往充满多样性,变化无穷。

起号和接号,这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重要特色。起号人的第一句往往决定这首号子的成功和流传能力,这主要表现在起号人的声音和时间上。每首号子每个号子头的起号声调特别重要。民间称为“甩”。甩声的大小、高低、粗细、强弱都决定着其他接号人抬木劲头,步伐步态,甚至运送距离和时间的掌握上。“甩”,又分“上甩”“下甩”“前甩”“后甩”。还有“左甩”“右甩”“双上甩”“双下甩”。这些都属于号子的调律。

一种调律,多种内容,这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另一重要特色。一种固定的调律早已让人记于心中,便于大家都“走在号上”。抬木是一种齐心协力的劳动形式,号子就是用自己的韵律来调节人的步伐,所以叫走在号上,这是调律在起作用。而号子内容的变化,完全由“号子头”去完成,他的“变化”也要在同一的调律中去进行。这种变化,是调律和词的变化,在同一的调律中发出不同的词语内容,或不同的调律发出不同的词语,去指挥大家共同抬木行走。

号子头的起号内容使得号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从开始的“甩号”到“哈腰挂”到“撑腰起”“迈开步”“往前走”,直到他在抬木途中见景生情,见物比物的表达,不但为大家解闷,主要是“指挥”抬木上跳(上跳板)时的注意事项。到了“楞上”(木堆或车上)怎么放木,哪边先落先放等等,都要由他的“号子”去“指挥”。这使得号子在固定的调律下内容千变万化,充分体现出长白山森林号子的独特作用和丰富内涵。

长白山森林号子调律十分丰富,从前有“七腔九韵”和“九腔九韵”之说,还有“十八拐”(十八甩)之论。“甩”指号子“调”的音量变化走向,即向不同的方向“走”。“上甩”是音的收尾向上挑,意在起号人告诉大家往上使劲。“下甩”是音的收尾向下坐,意在起号人告诉大家往下使劲。“前甩后甩、左甩右甩”都是号子的音在结尾处的重要的音律处理,通过音和调的变化,形成对劳动节奏的指导。“双上甩和双下甩”就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甩”使得长白山森林号子能在复杂的林业生产劳动中存在并发展。

长白山森林号子在久远的存在历程中创造出诸多有名的号子音律的代表作,如《老母猪哼哼》《老太太调》《蛤蟆调》《十八挂》,都是通过调律来指挥抬木、完善生产、丰富生活的。更有一些出名的号子,如《赞美人》《渡东海》(又叫《扬篷帆》)、《娘娘车》《海子唢呐》《口口甩》《英雄调》《好汉坡》(又称《喊号子》,见富育光《东海沉冤录》)使人感受到东北森林号子的丰富和久远。特别是别是“号子头”一些见景生情的独创号子,往往被众人记住并流传。一些有趣的著名的号子往往在这种时候产生并流传下去,成为一种固定的号子样式。

长白山森林号子如果从内容上分可有三大类。一是劳动时的技术指示性内容;二是劳动生活和场景的描写;三是荤号子(带些幽默并专对女人进行描写和分析)。还有一些如《二狗子老婆》《老把头》《倚门框》等等,是抬木工人对他们憎恨的人物进行轻蔑和咒骂的号子,也很丰富和普遍。

森林号子的美妙音乐,清晰的节奏,丰富的内容,传奇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开发自然历程中的生活形态和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长白山区劳动群众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生存智慧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遗存。如今吉林省的长白山森林号子已于2008年人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祥云小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被广泛展示而唱响世界。

2、历史记录传承

武默讷和刘建封勘察长白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的长白山文化考察壮举,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记录下大量的长白山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抢救出一大批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的武默讷进行的长白山探险科考,生动地观察了大量有关长白山山、水、石、沟、岗、植物、气候、山情、地貌情况,并“垒石”以记,留得后人好来“寻”(见武氏《白山日记》)。而且,正如居住在长白山腹地漫江一带的老户介绍,有些满族人家传祖上是被留下来守山,等待迎接来人上山带路,这正如《满族说部·萨大人传》(谷长春主编)和《鸭绿江三百年》(陶勉著)中记载的当年武默讷探山考察那些过程中都曾遇猎人,并请向导带路,后留下守山等,这又与其在《白山日记》中提到的“留下桃源好再寻”相符相承。

武默讷勘察长白山写《白山日记》有云:“垒石聊记登山路,留得桃源好再寻。”是从孤顶子和漫江上去的,“黑石河”正是今漫江“黑河林场”所在地。黑河林场,在今漫江上游四十五里处,在孤顶子五十里处,从前名“黑石沟”,又名“黑石河”。“桃源”其实并不一定指多么好的地方,而是指有人“落脚”的地方,指自然条件相对适于人居,有人呆过。当年陶渊明自选之地,也并不一定多美,多好,而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桃源,指人要“前赴后继”不断去往之地。其中“留得”二字,既包括以“垒石”方式留下记号,同时又包括留下了“人”,就是留守人员,或看山,或守路,或留存,以等待后人前往时便于找“寻”。所以,今天的漫江,孤顶子木屋,应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地,而且是那种由于山,森林的自然特点与人的生存历程,民俗,节日,事件因素所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是长白山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图县令刘建封又一次勘察长白山,著《长白山江岗志略》,武默讷、刘建封实施对长白山的探险勘察,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长白山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地方志,乡土志等文化传承

自然的真实性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很多人都以为长白山木帮的事是传说,说它的内容十分离奇,说它是只属于传说才具有的情节和故事,其实这根本不是传说,这是地域的真实,是长白山的真实,这里的一切,人物、地点、故事,都是文化的真实,是长白山所独有的文化。

历史上,无论是武默讷的《长白日记》还是刘建封的《长白山江岗志略》还有一些乡土志书,都大量地记载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刘氏的著作中就有416处传说、故事和“土人云”、作者“按”等等记载,传承和保留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特色,是指鲜明的地域地区特色,也就是说,只有长白山有,而不是其他地域的,这成为我们认知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标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遗产性。

对人类文化来说,长白山文化对世界文化有怎样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在久远的历史进程中,吉林民众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着,他们用自己的生存实践默默地抒写着人类的文化篇章,最终形成长白山文化自己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版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长白山文化。

1、自然的生活特色

清光绪十一年(1886)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爱德华·扬哈斯本与自己的舅舅罗伯特·肖一同勘察了长白山(后来他们写了一本《长白山》,至今没有中文译本),在他们后来出版的《帕米尔探险记》中详实记述了在长白山中的见闻。他们除了对长白山自然的“花海”之美有惊叹记述外,还生动地记载了森林中猎人“捕貂小屋”,大约每“19——24里一座”,其屋任何“山林之人”均可走进做饭住宿,而且对那些冲破封禁到这“荒寒之地”生存的流民和山人极度称赞和感叹。这是一个外国人对“吉林文化”的记述,而这恰恰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特色。

2、人文的历史特色

其实在长白山久远的文化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贡品文化,长白山最大的遗产古老的“贡品文化遗产”应该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类型之一,是保护自然资源又充分、合理、科学利用资源的一种先进文化,清时期向中原贡送的3000多种贡品人参,貂皮,鹿茸,松花砚,东珠,粮豆,大鱼……大部分来自于东北,来自于长白山。

贡品,是中华民族历代百姓向中原王朝贡送地域最为独特的物产特产,尤其是东北这块土地,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同残酷的大自然进行生死搏斗,他们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伐木,抬木,采集奇珍野物,在惊涛骇浪的江河中捕捞珍贵的鱼蛤,在寒冷的厚冰下凿冰捕鱼,在亘古的荒野上开垦土地,种植了饱满的粮果,他们把无数的珍奇瑰宝,收获在手,又兢兢业业地贡送给中原王朝。他们用自己的真诚维系了中原王朝的生存和延续,至今长白山地区还有许多“贡山”“贡河”“贡品部落”和“贡品家族”“贡品村屯”等等地名存在,故事存在。

贡品的故事,其实是东北民族生存历程的重要记载,是人民为民族付出的情感故事,是民族独特技艺的创造故事,是民族生存智慧和生命能力的精神故事。这种文化有自己的独特结构,鲜明的风格和独具的文化系统。所以贡品文化其实是长白山所独有的特色文化类别。

3、民间的地域特色

继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朝鲜族农乐舞和长白山满族剪纸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诸多文化项目具有冲击世界文化领域的条件和能力,长白山非物质文化是带有原色文化气息的冰雪文化,冬捕文化,森林文化,人参文化,森林号子,闯关东年画,二人转,松花石,长白石,松花砚,农民画,民间手艺,老作坊,民间戏曲和民族节日,信仰文化及萨满文化等等一批带有原色气息和底蕴的文化。

十二五期间,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长白山》、歌舞剧《长白神韵》和正在实施的《长白乐韵》《满族说部》《二人转》《电影文化》《人参文化》《红色历史文化》《老字号文化》《抗联文化》等一大批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已经启动并正在完成,继续挑战和攀登世界文化的顶峰……

二、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口头传统,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还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三是传统的表演艺术;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一)口头传统,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

口头传统,民间故事,传说,歌谣和谚语,是典型的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在长白山区的人们千百年来生活,劳作,与自然抗争所遗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称之为长白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文化类。

1、民间故事,传说

如我省长白山区著名的满族故事家石文尧,他讲的故事传承了族人久远的文化历程。九台市满族石氏家族在家谱记载的350多年的家族历史中,前后产生了11代大萨满,这些倍受尊崇的萨满,在族人中传讲着许多奇妙绝伦的神话。这些神话既有对祖先的怀恋,又有对扶危济困的萨满群体睿智神勇的传颂,也有对那些开疆拓土、征战沙场的氏族英雄们的赞美。这些神话传说记述了石氏家族从黑水之滨到长白山脚下跌宕兴衰的生存历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石氏家族萨满神话完整体系的形成大体是在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其奠基者是石氏家族的第一代大萨满,他将前代萨满(姓名无记载)萨满神话通过文字和口传方式,传授给下一代萨满;在家族第六代大萨满石殿峰时期(1892—1959),石氏家族萨满神话基本整理成文字话本。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满族民族史的珍贵资料。

民间故事口述艺人、朝鲜族故事大王黄龟渊先生(1909年—1987年)一生讲述了1070篇延边朝鲜族民间故事,被称为中国三大故事大王之一,是中国民间故事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黄龟渊先生生前居住在小营乡。少年时,祖父和父亲经常给他讲述一些名人轶事。书堂的李连老师也给了黄龟渊很大的影响,这对他日后成为故事大王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讲的故事中,既有朝鲜名人的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中国历史,特别是《四书五经》的许多故事、地方故事和抗日故事等等,情节生动有趣,非常感人。

传说是故事的另一种类型,又分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山水)等,在长白山区也是大量丰富地存在着。

2、歌谣

歌谣是生活之歌,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如生活歌,其中又包括婚,丧,上梁,捕鱼,挖参,淘金等等,而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谣类别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王宝川下关东》了。它记述了关内人王宝川从中原来东北的生活历程,十分生动,感人。还有如《人参歌》《工匠歌》《渔猎歌》《风俗歌》《儿歌》《时令歌》……其中如“有心要把江沿离,舍不得一碗干饭一碗鱼,有心要把江沿闯,受不住西北风开花浪,双手抓住老船帮,一声爹来一声娘……”是典型的东北民间歌谣。

3、谚语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谚语,是一种群众生活的代表性文化,又包括自然,人文,历史,地理,民俗,民族等等许多方面,是一种珍贵的人生哲理和自然箴言。

走进长白山,人充分地享受着谚语文化带给人的震撼和领悟,“山戴帽,蛇过道、燕子低飞雨来到”人们已多次验证过这种文化带给人的真实感受。云是长白山的云,蛇是长白山的蛇,燕子是长白山的雨燕。

地震、火山、风雪、暴雨都是长白山壮丽的文化;“燕子低飞”是指“长白雨燕”,在大雨到来之前,山里气压低了,昆虫从高空飞向地面,雨燕为了吃这些虫子,所以低飞。这是自然特征对人类的提示,经过久远的生存认知,形成了“谚语”。目前长白山这方面自然谚语已有七千多条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见《中国谚语集成·吉林卷》)生活实际中的生动存在还无法统计。

生活中的长白山文化,更多的体现在人对周边事物的观察总结与发现上,古语说“二八月,过黄鹰”,是指阴历的二月和八月,长白山的松花江流域,正是鹰从远方飞来的季节,长白山的猎人在春天将鹰放飞到原野,使鹰回归自然去生儿育女,让自然永续不断,同时又保持了鹰的自然野性。而八月猎人捕鹰,这时小鹰已长成了成鹰。当鹰能够独立生存的时候,人们才捕捉大鹰。这也是长白山鹰王赵明哲等人的生活谚语和鹰猎谚语。

(二)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这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和生动的内涵,也是具有世界性代表意义的文化遗产项目,我们称之为典型的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是遗产的文化存在,它包括生活民俗,自然民俗,历史民俗等等诸多内容。如长白山采参习俗,就是典型的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两千年的寻找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长白山区放山人中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形成的一套严密的操作规程放山人必须遵守。

放山之前组织帮伙叫拉帮。拉帮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来的领导者。一般放山者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人(与“死”谐音)。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视人参为人,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体现了一定能挖到人参的愿望。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进山后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祈求保佑。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放山人搜寻人参叫压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压山前,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叫“排棍儿”。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喊“棒槌”这叫喊山。喊山的目的是要大家都知道发现了人参。这时把头要大声问:“什么货?”这叫接山。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儿会—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

发现人参喊山之后,首先要立即用棒槌锁锁住棒槌。棒槌锁的红线绳缠在人参的秸秆上,两头铜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拨棍或树枝上,防止棒槌“跑掉”。然后选上风头打火堆熏蚊子,防止动物靠近。人参挖出后,要“打参包子”。揭一大块新鲜的苔藓铺好,放上一些原来的土,用苔藓把人参裹住,外面包上桦树皮,用树皮当绳捆好。抬出棒槌后,要“砍兆头”,目的一是纪念,二是为以后的放山人提醒,放山人往往能在许多年前的老兆头前再找到人参。在挖到人参直到下山到家的整个过程中,只许评论人参的形体和参龄,不准估计挖到人参的价值。并且要到老把头庙还愿答谢老把头。谁许过什么愿就必须还什么愿,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决不含糊。通过这种仪式不断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

长白山采参习俗是长白山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长白山采参习俗中所表现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整个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白山区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

2、礼仪

礼仪是人的生存行为,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的婚俗,丧俗,各种民族和生活礼仪。如朝鲜族婚礼。朝鲜族的先人们曾长期实行“男归女家婚”,即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在新娘家居住若干年,而后带领妻子儿女返回自己家里。按照这种方式,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以后,只住两天,第三天带领新娘返回新郎家。半亲迎方式成为近代朝鲜民族的主要婚娶方式,现在所说的朝鲜族传统婚娶方式即指这种方式而言。中国朝鲜族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实行“半亲迎”和“亲迎”两种方式,其中以“半亲迎”方式为主。建国以后,统一为“亲迎”方式。传统的朝鲜族婚娶方式包括议婚、大礼、后礼三大阶段。

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婚俗最突出特点就是整个婚礼过程由《婚礼歌》和一些固定的程序贯穿起来。多在结婚前一天到女方家迎亲。迎亲的人数五、七、九人不等,富豪贵族多时可达十七、十九人。人数无论多少,男方最少要有一位祝词家,女方也要有一至两位善于周旋的女祝词家(姑娘们称她为嫂子)。迎亲人到女方后,双方祝词家按照婚礼程序开始明争暗斗地对歌。当然,女方如无女祝词家,也有的用男祝词家。迎亲人到了女家后,婚礼习俗活动开始。

迎亲,迎亲人到达后,女方向男方迎亲人献茶,在此阶段要唱盛装赞、祝箭歌、赞马歌、贺喜歌曲等。献茶,求名宴后,盘古开始,穿插盘古歌、劝戒歌、贺喜歌。婚仪,正式举行婚礼之前,女方还有一位梳头妈,为新娘进行梳头仪式,要唱劝嫁歌。这时男方的祝词家报拜天时辰,贯穿揭帷幕、拜火歌、拜双亲、祝愿歌。最后,一对新人拜火、拜天、拜双亲,结束了整个婚礼。

还有满族婚礼,汉族婚礼等等,十分丰富多彩。

3、节庆

节庆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但这种节庆,不是指我国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节日,而是指长白山人生活和自然中在历史上独特产生的节日,如老把头节,黄牛节,农夫节,泉水节,开山节,河灯节,梨花节等等,属于长白山地域特殊产生的节日。

如松花江施放河灯这一民间习俗,就是这样。放河灯,由来已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约清代乾隆三十四年(1770)吉林市巴虎门外建成了省城之内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观音占刹,之后,一年一度的盂兰会都在这里举行,法台高搭、名僧云集、讲经说道,规模十分宏大,并举行燃放河灯活动。燃放河灯的民俗由此开始。永吉县志载:每年“夜燃灯,遍置山谷,灿若繁星,江中以船二载荷花灯,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船僧俱经,饶钹鼓吹并作,士民竞相接踵摩肩”。后来为了纪念“船厂”(吉林)放排走船的人,家家户户开始了扎制和燃放河灯的活动。河灯制作的材料,过去用西瓜皮、苏油纸,后来使树木浆纸、毛边纸,木板和竹子做底,扎制手法新颖多样,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品。根据河灯灯体大小可分为“小型河灯”“中型河灯”“大型河灯”,甚至“巨型河灯”。根据河灯制作的材质可分为“简易普及型纸制河灯”“冰制河灯”等等。根据施放时的先后顺序可划分为“排头河灯”’和“收尾河灯”。

松花江河灯是长白山民间民俗信仰,是一项具有跨时空性的民间民俗活动,体现了当时呈现的文化现象和所在年代的文化背景及人们的心态和祈盼。对长白山民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白山松花江河灯点燃,顺水漂流,带去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许下心愿,把希望寄予天、地、水、光之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传统表演艺术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民间舞蹈,小戏,秧歌,地方戏曲和表演艺术类别。

1、秧歌

秧歌,特别是乌拉秧歌,又叫“踏锤”。最早,唐代渤海国流传一种叫做“踏锤”的民族歌舞,是满族秧歌的起源。满族秧歌亦称“鞑子秧歌”。近代以来,伴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流民的迁入,内地秧歌传人吉林。吉林满族秧歌对内地秧歌的美学观念及其音乐、舞蹈形式有所借鉴,并承袭了满族歌舞“莽式空齐”及萨满舞蹈的传统风韵,着重表现满族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当代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乌拉满族秧歌。

满族秧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的舞蹈以表现满族习俗的“吉祥步”动作贯穿始终,男、女同走的“吉祥步”表现着吉祥如意、相互祝福之意。“逗鹰”“放鹰”“打马”等动作用来表现狩猎、放鹰、骑射习武的生活,还有表现男人披甲出征之前与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舞蹈动作。在舞蹈队伍前设一领队人,一般都是由族长(满语穆昆达)担当。他手持马叉上、下舞动,指挥舞蹈队表演。满族秧歌另一特点是服饰。男演员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马褂(或单穿长袍),脚穿便鞋。女演员梳架子头,小高梁头或抓髻,身穿旗袍或旗褂,脚穿绣花鞋,女子表演面带娇羞,舞步轻盈婀娜,男子则集“扭、逗、浪、欢”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东北秧歌的共性,也融进了满族狩猎和尚武风貌。

2、鼓舞

鼓舞主要指民间的鼓戏类别,如太平鼓,太单等。

如双辽太平鼓,也叫吉林单鼓(有大小两种),是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似团扇,用扁状铁条为圈,蒙以驴(或羊)皮,柄下端铁圈上着麻花条状小铁环数枚,握手约半尺,缠有皮条。有的在鼓面上画有花草、人物等彩绘,还有的在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穗。表演时左手持鼓,右手握一鼓鞭(竹制,下缀红绒穗),边舞边击,鼓和小铁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表演时结合舞蹈说唱(即边舞边唱),所以说它是一种歌舞兼有说唱的东北民间艺术。双辽太平鼓历史悠久,流传清晰,产生于唐代以前,盛于清代。舞蹈丰富多彩,尤其是打小鼓的独舞表演更为突出。小鼓独舞的节奏复杂多变,鼓点短促清晰,似如爆豆。耍鼓也有很高的技巧,只见鼓在舞者手中时而抛起,时而旋转,有时两手各耍一鼓,花样繁多,再加上腰铃,更别有一番气势。太平鼓艺人随着舞蹈移动,腰铃啷啷作响,单皮鼓与腰铃配合击奏,铃声鼓声参差错落,真是火爆热烈。另外,还加有霸王鞭,耍两节棍或七节鞭的表演。也有时杂以吞火、衔刀和吆喝呐喊声等。双辽太平鼓独具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3、戏曲

戏曲是长白山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东北二人转,就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东北二人转俗称“蹦蹦”“棒棒戏”“小秧歌”等。它是在东北大秧歌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莲花落,什不闲的演唱内容和唱腔而形成。在三百年来的流传过程中,经众多艺人从太平鼓、东北大鼓、河北梆子、皮影戏和民间笑话中采撷多种艺术成分,提炼演变而成。二人转具有说唱、歌舞和戏剧因素的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题材多来自民间说唱、民间故事和其他地方戏曲。二人转剧目,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俗性,其人物形象和风土人情等均具有鲜明的东北农村地方色彩,特别是那种生动风趣的东北民间口语,使演出富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二人转的音乐唱腔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多半来自东北民歌、秧歌、东北鼓吹乐、东北大鼓和河北莲花落。还有的吸收了河北梆子、皮影、单鼓等音乐,能够收集到的曲牌达二百多种。常用的有几十种。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主要是唱、说、扮、舞,以及唱、说、扮、舞中技艺超众的绝活。唱,即唱功。说,即说口。扮,即跳进跳出,像不像,作比成样的表演。舞,包括组合而成的舞蹈表演,和表演动作的舞蹈化。二人转在东北几乎可以视作民间母体文化的一种,可以说是东北地域民间艺术的奇葩。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如老字号,绝活,老作坊等等内容。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其实都生活在非物质文化的包围之中。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生存行为或生存习惯所构成的一种背景,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形态。它是靠物质的有形的文化来传承和传播,来承载着的一种特殊生存形态,物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它看得见,摸得着,是相对固定和统一的那种文化,如山川、河流、房屋、庭院、塔楼、庙宇;非物质文化是活动着的,流传着的,动态的,是依附着这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着的文化。因此它是更加丰富多彩和广泛存在的生动的活态。非物质的形态是由物质的形态(形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的思维形态,思想情绪和生存过程。

1、森林文化遗产

长白山是一座文化的大山,狩猎,渔猎文化是它的重要遗产,而长白山伐木“开山”文化,就是重要的有关自然和宇宙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开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采伐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由采伐专用语言、行为规矩、作业技巧、喊山号子、山规禁忌、野外生存技能、道德规范、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不间断地在长白山地区伐木人中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长白山开山习俗主要分布于长白山林区。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清代中期,在长白山腹地已经有人开始伐木,并逐渐演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开山习俗。长白山区的伐木人在采伐之前所进行的仪式,必须是新开辟采伐的场子,叫做“开山”(民间也称祭山、拜山神)。采伐的山场分为“山场子活”和“水场子活”。山场子活有伐木、打枝、牛马爬犁拉木归楞(也有用“穿冰沟”的形式归楞)。水场子活是将木材堆积在江边,待春天河面开化时放排流送,包括搬运、流送、安全伐木都是开山范围以内的内容。

长白山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伐木过程中,同大自然进行残酷的生存历程和生活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由此产生出一整套独特的民间开山采伐习俗。第一要拉木帮、选把头。伐木之前组织帮伙拉帮,由把头负责拉帮。把头是一伙伐木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自己信赖、信服的领导者。第二要进山压棚子、开道、选开山树。木帮人山后,首先是压棚,时间在九至十月份,由把头选择黄道吉日,选定一个窝风朝阳的“压棚子”地址。然后开通与山楞与河楞相连的道路。再由把头先到要伐木的山场子选择开山树,等待下第一场大雪时选定一个黄道吉日进山“开山”。

开山习俗中的崇拜信仰,自然环境敬畏意识、山规禁忌、道德规范、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一直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长白山地域特色,并逐步升华为一种特有的开山习俗文化,世世代代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延续至今。

2、渔猎文化遗产

东北的江河从前捕鱼采珍珠都是一种重要的渔猎活动,后来演变成诸多文化遗存,如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是满族人三百多年来传承下来的竞技活动之一。明清末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改国号为“大清”,清政府曾在乌拉地区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令其负责采集进贡各种土特产。流经乌拉地区的松花江中盛产极品珍珠,被称为“东珠”。按律每年打牲乌拉要采珠上贡朝廷。这是一项由专门的打牲丁从事的艰苦劳动,采珠活动必在每年深秋,河蚌成熟季节进行,打牲丁必须潜到水底15米以下,才能采到巨蚌,剥出珍珠。每年都有打牲丁为此命丧黄泉。而且,打牲丁采珠期间,有半年不得回家,为打发寂寞难熬的日子,他们苦中作乐,创造一种游戏项目——采珍珠,后来由满族人传承下来,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称为“珍珠球”。

珍珠球的打法并不复杂,有点酷似篮球,但对抗性却比篮球强烈,每场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参赛队员为7人,水区4人,称采珠手;防守区2人,称蛤蚌手;得分区1人,称得分手。比赛开始由攻方1人(水区队员)站在前场中圈的半圈内将球传给本方队员。4名水区队员通过传、运球等技术性动作突破对方水区队员和防守区的“蛤蚌手”的防守,将球投入本方得分手抄网中即得分。一方得分后,由另一方蛤蚌手发球继续比赛,如此循环,在规定时间内,采珠多者为获胜。到终场时如出现平局,采用进行决胜期比赛的方法,决出胜负,体现和传承了长白山的渔猎文化的历史和文化。

(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长白人世世代代所传承和遗留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的重要遗存,它主要包括生活,历史,生活,民族,民俗等等方方面面的技能,丰富而多彩。

1、木匠、铁匠的技艺

历史上,诸多史料记载,吉林森林之富,甲于全国,古称“窝集”,大者上千公里,小者也上百公里。吉林古时,“有四十八处大窝集”,这些古老的自然遗产是地球北部人类的财富,也是长白山所独有的自然财富,锯,是伐木的工具,但它是长白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伐木人的锯,必以钢而为之,大规模的森林采伐要有采矿冶炼之处,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谷长春主编)记载,远在七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长白山区大安(今通化水洞)一带就出现过土人打制的“石锯”,而考古挖掘,约在三千多年前,吉林乌拉街出现过冶炼铁焦凝块,在吉林以长白山为核心的区域腹地的集安、通化、白山、延边一些重要的区域,考古人员均发现过古吉林长白山人采矿冶铁的遗迹,遗址,黑龙江和吉林遍布金代早期的冶铁遗址50余处,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明清时期东北地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首先是冶铁业。永乐九年(1411)在三万卫中拨出守军专事冶铁,打造武器。此后辽东都司境内铁矿迅速得到开采,辽东二十五卫先后设置了铁场,以煤炭或木炭炼铁,打造军器及农具。清朝东北采矿业逐渐发展起来,铁、煤、金、银、铜、铅、硝、硫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采。明清两代都以吉林船厂(今吉林市附近松花江畔)为主要造船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立黑龙江水师营,当时有“大船四十,花船七十,以船厂、宁古塔流人为水手帮儿”(《柳边纪略》)。此外,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采木业等都有所发展。这说明森林的采伐早已开始。锯和其他森林工具斧、锛、刨、凿等已在民间广泛使用。

伐木人通常使用的锯也就十几种,主要有三种,这是伐木者必备的,那就是圆锯、大肚子锯、带子锯、刀锯、歪把子锯,其中圆锯和大肚子锯属于伐木时正宗用锯。伐树时两人使一张锯面对面拉动,分左右撇,上下手;大肚子锯和带子锯又用来破板料。有些木帮专门给柜上干“料子”活,往往是将一棵大树的四面切割(锯)下,只留中间的“木楞”,称为“方楞”,这已是树木中最好的成才。长白山里有许多这样的林场被称为“楞场”或“凳场”,就是专门干这种活。出方楞的凳场名符其实,伐木破木人要搭上大架凳,木把唱着号子上跳,把大树摆在“凳架”上,然后伐木人再使用大肚子锯,圆锯,带子锯等,一人站在“凳”上,一人站在“凳”下,二人上下拉动大锯去破木材(拉方楞);刀锯、歪把子锯是伐木人在放倒大树后,在“轮坡”、“串坡”、“拖套”、“归集”前以此类锯对伐倒的大树去枝打桠,这种锯短小,灵活,便于携带。每个山里的伐木手都要备好几把这样的锯,才能随时替换所用。

长白山里的各式伐木锯是伐木人心中之宝,一把好锯、老锯往往用到只剩下巴掌大小了还舍不得丢弃,一是由于在森林中钢铁不好得,二是因为这种老锯往往都已在其主人、族人、家庭、帮伙、大柜之中传承了几十或上百年,人和物都已有了深深的情感,人已无法将其抛弃,留下来,也是留下了伐木人自己的生存记忆。在集安大阳岔老木把张道广的小仓房子里,我看到一块已锈迹斑斑,烂得只剩下手巾大小的一片老锯片,张道广含泪对我说,这是他爷爷放木排去往安东(今丹东),花半年的血汗钱在东大十字街马子灵铁锯铺特意打制的老锯,爷爷,父亲,一直到他的手都曾经握着它走遍了长白山林海,现在眼看它烂没了,怎么舍得扔呢?我还在临江冷沟子一个木帮村落家的木刻楞仓子里,看到了房檐下别着一层层的老锯残片,就像一张张久远岁月的“古信”,留在那里。伐木人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们,这使我想到古人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一片片残锯,其实是森林文化的一片片残书,书写着长白山森林文化生动灿烂的历史;森林老锯、残片,又是一扇扇向世人敞开的窗口,从这里望进去,森林历程尽收眼底;残片、断锯、老锯又像天上的碎星、残星,点点洒落在森林村落人家的生活角落里,那是伐木人割舍不去的生命部分。

如果说伐木是一座古战场的话,而锯就是战场上的刀枪,生产锯的就是山林“兵工厂”,锯匠、铁匠在林区,在民间,在各个“凳场”,“楞场”,木帮伙子,木营子,都有自己的铁匠炉,也称铁锯铺或小烘炉,不分日夜,只要山场子一开锯,铁锯铺师傅就会领着两个伙计,一个拿“克”子(一种钝铁垛子)在事先打制好的“锯板”(一种不同规格的钢条、钢片、钢板)上“冲”(凿)出锯齿,也称“克锯”,然后另一个师傅开始锉齿。这纯属技术手艺。要锉得口平、对称,也有的木把喜欢把锯模带回去自己锉齿。他们把自家的饭桌扣过来,以桌腿为尺寸,卡住锯模进行锉齿。在锯铺里,就是户外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锯铺里的师徒也都是光着膀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拖地的牛皮围裙,日夜叮当打铁,做锯,加钢克齿,供应山上木帮伐木。锯匠打制出的钢锯要适合木帮人的脾气,木帮一上手就感觉出是哪个锯匠的手艺。木帮都会“调锯”,动一个锯齿,下边的都得跟着动,叫“掰锯”,掰好了,一个绿豆粒从头滚到尾不下去,锯一搭在树上“沙”的一声,木味儿就喷出来。锯是木帮和锯匠共同的“孩子”。在长白山里,伐木人和锯匠相处,锯匠送木把一张好锯比送什么都金贵。好锯出活,又省力,是大山之爱。

2、长白山满族剪纸

长白山满族剪纸已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载入史册。

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遗存有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长白山满族剪纸题材独特:多表现满族男女人物、表现满族的萨满崇尚与神灵崇拜、表现满族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婚丧习俗等,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造型独特:满族剪纸中的人物多是正面站立、左右对称,五官阴剪,男人的长辫子可折到背面去,人物的身子和腿是双层的,可站立。还有的挂签上面有满文,文图结合,形成古朴、粗犷的风格。剪技独特:有许多区别其他民族的剪纸技艺,人物、动物身上多不打毛,常用香火烧出动物的眼睛和花纹,用炭黑画出纹饰,随意自然。还用红松明子烟熏出黑地白画的“年画”,形成鲜明的艺术个性。材料独特:满族剪纸常常不用纸,而是用树皮、树叶、包米窝等材料代纸来剪,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满族剪纸常常不是剪,而是撕,以手代剪,撕纸线条弯曲,有毛边,别具一格。如今,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于2008年人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该项目并人“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人参的栽种加工技艺

人参的栽培在长白山已有久远的历史了,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得到认可。

清政府对山参的驯化和培育开始是反对和限制的。他们认为用“秧参”(放山人挖大留小或把小野山参移至园内栽种)进贡是欺君行为。乾隆四十二年(1779)清廷申令:“收买秧参栽种,以及偷刨参秧货卖,即将此等人犯严拿究办,一律治罪。”嘉庆十五年(1810),吉林将军赛冲阿曾带兵烧毁人参棚多处,可见清中期野山参栽培规模已相当巨大。但是,随着清廷不断的调查,研究,考证,他们也渐渐地认为,由野山参而转化成园参和“林下参”的培驯确实是保护自然和认知自然的一种“良法”,而且吉林园参和“林下参”那时已逐渐地具备了与野山参同样的疗效和品质,到清嘉庆十五年(1810),内务府在验收贡品人参时记载:“宁古塔秧参尚止一斤有余,盛京十居其六……盛京四等以上参,六斤内亦有秧参二斤;吉林四等以上参三斤二两,大枝参十两竟全系秧参。”足见在清中期,吉林野山参向园参转化的过程已初步完成,并积累了丰富的人参培育,栽种的遗产技艺,于是,清廷于光绪七年(1881)由吉林将军铭安上奏朝廷:“驰禁秧参,与诸草药分别抽收税课……”至此,吉林长白山人参开始了大规模的野山参驯化的遗产历史被正式肯定。至今在抚松,漫江,松江河,泉阳,仙人桥,东岗,抽水,露水河一带的山坡间还能发现一处处清时期栽种人参的“老池底子”和“林下参”遗存和遗址,这是人类认知自然并将野山参园参化过程的珍贵自然遗存和文化遗存。

此外还有如松花砚雕刻技艺,豆瓣酱制作技艺,爬犁大车制作工艺,闯关东年画,枕头顶刺绣,吉林农民画,朝鲜族冷面,关东漂河烟,蒙古族馅饼等等方面。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这里的所说的文化空间,也指对文化的走进,我们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作业,也就是搜集、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整套方式方法,这是抢救、保护、传承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1、抢救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方法

非物质文化的抢救有什么工作方法呢?这个方法叫“田野人文”的工作方法。田野人文工作方法是指非物质文化挖掘方法。田野,不是指农民从事田野作业,刨开土地把种子播下就行了;也不是考古工作,在确定这块土下有文物,按照挖掘程序一步步去开掘就行了。田野人文的“田野”是指社会。是指方位的生存形态。在这个工作范畴,要通过人文田野中的“土”(载体)——人去挖掘它的文化,既人类的记忆,不能用“铁锹”,也不能用“拨土刀”,而这个工作使用的工具是语言和规俗。这是一种很严格的工作方式。要求非物质文化采集者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和严格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有许多人往往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擦肩而过,什么也没发现,与重要文化失之交臂,就是没有掌握田野人文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方法有三种:熟悉当地习俗和文化;真正在心态上、在情感上尊重人家;要掌握非物质文化的搜集技巧。

非物质文化抢救有极强的“时间性”,因为传承者不等你。他们往往年事已高,就是第四代传承人如今也已五十岁左右了,所以叫“抢救”。像救火一样,是“濒危”文化类别。就得听风就是雨,立刻出发。不能像考古一样,明明知道一种文物在那儿,没时间等几年再挖掘也行。这不行,所以这个词很好:抢救!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历朝历代,除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外,各民族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掌握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统,他们是中华伟大文明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他们有的是民歌手,有的是民间故事家,有的是民间画师,有的是民间乐师,有的是民间舞蹈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一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但是,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技艺近乎失传,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突出。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保护与传承其杰出技艺,迫在眉睫。

2、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

①口述历史(指当事人):此人的录音(完全自己讲述15-20分钟)。自己一生的情况、学艺、故事……口述历史是考察他们自己对技艺的认识和理解,挖掘他内心对技艺的认知程度。完成录音带的制作和材料的整理。

②技艺演示:开始(调查的开始阶段——准备工作,如采参前,收拾兜子,洗兆头)。过程(进山的经过)。信仰和禁忌(一定要搞清楚——喊山,接山,洗兆头……)。重点场景一定不能错过。如驯养海东青习俗:鹰袄上为什么插四根艾蒿辫子?为什么出发前先娶媳妇?捧回尸骨罐的仪式是什么样?技术演示是全面科学考证传承人对他传承的技艺的熟知程度,验证是否保持了原汁原味,活态的原貌等等。

③抽样调查:这是印证此项文化真伪所采取的科学手法和方式。从传承人居住的村子里住户人家按房屋走向的1、3、5或2、4、6依次询问这户人家的当家人,女主人。你知道某某人吗?你知道他的技艺吗?你是听人说还是亲眼所见?等等。抽样调查能使人更加科学地认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程度和深度,为我们决定申报的级别作准备。

④制作(数据库,业务内容):采集拍摄的带子的制作,要由专业人员完善。不能“编”。要完整,连贯,有时间性(20分钟)。工作过程带子(工作内容,20分钟)。文字说明(详细的记录文本)。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护传承。申报的同时我们所要做的是“保护”。申报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在申报的同时实施保护。

①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一个完全的档案。

②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的、全面的、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比如萨满文化,萨满的老屋、老院、整体的搬迁、移动……;比如鹰屯的“鹰把式”的鹰杠、鹰杵子、网、袖、袄,一切都要搜集。

③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传承保护主要是保护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源,是文化的源头。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存在,给人带来欢乐和教育。

④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如满族秧歌,朝鲜族相帽舞,蒙古族玛头琴演奏法等。

⑤名录的采集方式是“立体”的。文字的。影像的(录像)。摄影的(照片)。其中具体要求:本人的村屯、房舍、院套、环境、山川、河流特征。人物的历程:小时、大时、老时,他的祖辈。还有就是对他的成长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技艺名录内容的实物、家谱、手迹、衣帽。他的信仰。用品(分特写和远影),一般的是要10-20张左右。要注意,这一切完全要真实和科学地记录记载,不能编和造。最好是自然的,就是同当事人一起进行他们的生活和活动中,如蒙古族的婚礼;如说部的讲述等等。

⑥保护。保护分两个方面:一是保护传承人载体;二是保护传承地载体。

把这一整套——人和地都活态地、主体地保存下来,留给历史,留给未来。还要给他们出书,给他们留名,拍摄专题,并用法律的手段促进他们生存(包括建立文化保护法,永久地保护他们……)。最近,国家出台了一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政策,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出台了许多具体的保护政策,如一是保护遗产资金要专款专用;二是每两年公布一次濒危名单;三是“传承大师”可享受政府津贴等等;四是法人单位才有保护资格。

4、推荐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必须是相关专家进行过专业调查,并记录整理或出版过珍贵民间文化资料者;或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艺、才能,所创作的作品经专家新发现并认定其具有重大的调查记录整理价值者。

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拥有多种民间技艺者,可依据其最突出的技艺,归入相应的传承人类别,但对其所作调查与记录要科学、全面、真实。

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要定期开展调查与推荐申报工作,特别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格外重视。对少数民族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予以特别关注。

申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称号,原则上由各地文化厅局及省级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但必须同时获得申报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党委宣传部门的认可。也可以由被推荐人所在地有关部门、单位或两人以上的相关专家进行直接推荐,但申报材料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党委宣传部门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批准和认可。

必须报送对传承人的文化传承与成就所做的调查材料(包括文字、图片、摄像资料等),其中包括他们生活与技艺的文化背景、传承谱系、技艺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技艺特征以及代表作、村落或地域特征、个性特征等;已经整理或出版的传承成果,可以直接纳入申报材料。调查资料达不到科学标准和要求,但传承人技艺的确杰出者,可由文化部、文化厅和非遗专家组指定进行重新记录与调查。

按照国务院文化部规定的统一体例,填写申报表,撰写传承人传略,整理其代表作,记录其文化成就。相关资料、图片、录音、影像资料,应符合科学标准和出版水平。

推荐和申报材料应包括:经被推荐人所在地县级政府或党委宣传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并盖章,同时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推荐并盖章的推荐表;被推荐人技艺传承传略;被推荐人技艺代表作(含实物、文字或出版物、图片、影像记录);相关专业人士或专家对被推荐人所做出的专业性报告;至少两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副教授级以上专家的鉴定意见、推荐意见及推荐专家的简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的推荐报告;其他可以证明被推荐人成就的证书、材料、资料、作品等。

具体评定办法有:

由专家委员会对各省推荐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候选人进行评定。专家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报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获与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为认定;并报上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批准。

专家委员会必须给每项遗产和传承人候选人做出评语。

5、寻脉正在进行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其民族千百年来所传承所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和进行,这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创造人类精神财富的核心与灵魂。我们要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文化名人、文化机构和文化品牌,靠的就是文化的创新。可文化的创新,靠的却是文化的传承。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当代文化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进程化的加快,中国文化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发达国家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必须从精神上、价值观、存在形态等各个方面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并以此来维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保护长白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本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习惯,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将是我们维护国际文化身份的最终依据。当今的中国,正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走向现代化,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仅仅要有经济、科技的指标,还要有国民人文素质的指标,而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任何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在生活和记忆的深处去挖掘,去寻找一个个、一批批生动的文化传承人,还有他们的生存历程、文化历程。这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文化实践行为。寻脉,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过程和体系,就是寻找文化的根脉。文化的根脉又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繁荣、振兴的理性之脉,情感之脉。寻脉,又是寻根,民族之根,民族之魂,这是充分认知中华民族的风骨和精神力量之举,也是建立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之举。(文:曹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