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信
书画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书画的核心是文化,是学问。我们必须把中国书画放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放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来观察和看待。在中国古代社会,书画是文人墨客的事。古人认为:书者,文之精也;“画者,文之极也”。清人杨守敬云:“未有胸无点墨而能成为书家者”。清人唐岱也强调说:“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心存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可见,书画是文化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书画的支撑和基石。中国的书画有两部分组成,即形式技巧和思想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书画的学问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中国书画的一笔一划、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一花一草、等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中国的书画看似简单,谁都能拿笔写两下、画两下,但真正掌握这门精深的艺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画家谈何容易。
从中国书画发展史上来看,那些优秀的、有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的书画家除了他们的天分和精湛的艺术技法之外,无一不是学问家,具体而言无一不是诗人、文学家、文化学者等。如晋代的陆机、王羲之,南朝的陶弘景,隋代的智永,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徐渭、董其昌、唐寅,清代的王铎、傅山、朱耷、石涛、郑板桥、金农、刘墉、王文治、何绍基、张裕钊、康有为、梁启超及现当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陆俨少、潘天寿、刘海粟、徐悲鸿、弘一法师、沙孟海、启功、赵朴初、贺敬之、王学仲等等有哪一个人不是学问家呢?他们饱读诗书,博古通今,都有着高深的文化学养,出色的文学才华,他们的文章写得好,他们的诗赋作得好,他们的学术研究得好,他们对中华文化钻得深,吃得透,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学问家,世代令人敬仰。他们卓越的书画成就都是他们的学问和才华的反映和展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说得好:“从来书法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若非柱腹有万卷,求脱匠气焉能辞。”他讲的“士气”就是书画作品的书卷气。书卷气的产生全靠腹中的万卷诗书。古人还讲:“读书万卷始通神”,“腹有诗书气自华”都是至理名言。
书画家的高深学问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都是靠勤奋读书学习而得来的。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明确指出:“不读书,越工越俗,再写总是个书匠。书法最难的是脱不出俗气,连邓石如这样有功夫的人也未能脱俗,就因为他读书少了些......所谓书卷气,就是读书多了,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著名书法家吴丈蜀有诗云:“习字原无便捷途,期成端庄下功夫。二分毛砚三分看,余事还须广读书”。著名书画家陆俨少主张“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他们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书画家应是终生读书,与读书相依为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人要活到老,学习到老。记得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大家沙孟海曾告诫大家,搞书画,是青年人比才气,中年人比技法,老年人比学问,到了晚年谁的学问最深,谁就能攀上书画的高峰。他讲得很精准。但需要说明的是,搞书画强调学问,是对书画家而言,但对广大书画爱好者来说就不能这样要求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余年来,我国的书画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空前的繁荣,令人欣喜和鼓舞。但是也存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学问的缺失,这是一块短板。一些书画家不懂中华文化,缺少书画艺术的修养。搞书法的不会做诗、不会写文章、不能题词、不能题画;搞绘画的人不能给自己的作品题诗、题款,更不敢给别人题画。除了书法薄弱之外,主要是缺少文学修养。不做学问不读书,不搞研究不著述,此现象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有些人认为,搞书画挣钱胜过搞房地产,学问和艺术水平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平台、要有头衔、要有地位、要会炒作。因此,他们两眼盯着市场,功夫下在官场。他们做了市场的奴隶,精力用在跑官场,搞得也很累,那还有读书做学问的时间呢。《菜根谭》讲得好:“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事实就是如此。
当代每一位书画家都应该好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自觉抵制和铲除书画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不忘初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志于道,据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彻底克服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沉下心来多读点书,特别是多读些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多研究点书画史和书画艺术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文化学养,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书画家。
2017年4月16日